重庆打造“渝才荟”平台 “数智”赋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闭幕式上,发布“渝才荟”数字化平台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数字重庆”建设主线,贯彻落实“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数字化变革,建设“渝才荟”人才一体化服务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创新打造人才工作智治新模式。

  数字化改革

  畅通人才“数据池”,建设分类管理“人才码”

  人才工作数字化升级,需打破“数据壁垒”,建成全域贯通人才“数据池”。

  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提速建设“数字人社”,实现系统大集成、数据大集中,上线100余项应用,集成社保、就业、职称等人社各领域5000余个功能模块,完成360万人才数据信息汇聚,初步形成全市人才大数据库。

  “渝才荟”人才平台就是以全市人才大数据库为基础,归集全市人才信息,赋予在(来)渝人才享受各类人才政策和优惠服务的电子凭证——“人才码”。“人才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人才数据资源采集、分析、应用、更新全周期管理,记录人才基础信息、可享服务等内容。目前,重庆人才码可在成都天府新区等地互认互通、资源共享。

  哪些人可以获得“人才码”?“人才码”分为A-F共6类,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到四大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内相关专业取得本科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的人才均囊括在内。据统计,目前经系统自动匹配,已为数据库中256万人才分类预先赋码。

  智慧化服务

  精准把脉识别需求,人才享“超市式”自选服务

  “我想评职称”“我想找工作”……通过“渝才荟”平台就可实现。“渝才荟”服务端口采用“一件事”的思维方式和“超市式”服务模式,重庆建设了人才认定、人才服务、项目申报和人才评价四个“一件事”,集成了129项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吸纳市级和各区县人才服务应用,形成人才引进、培育、流动、激励等全链条的服务事项。

  人才认定“一件事”,整合学历、经历、薪酬等多维数据,通过“目录清单+综合计分”方式,对各类人才快速认定、统一赋码,分层分类匹配相应政策,实现一键即查、一目了然。

  项目申报“一件事”,整合各级人才计划、项目等资源,减少重复填报,实现精准支持,建立人才成长档案,打造从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到顶尖人才的全链条培育体系,让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人才评价“一件事”,精简优化职称评审、技能鉴定流程,构建数字化、标准化、透明化的评价体系,让人才价值充分体现,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人才服务“一件事”,整合贯通各方资源,构建从需求收集、流转到反馈的服务闭环,推动掌上办、一次办、跑零次,让人才“一码走巴渝”,安居乐业,全程无忧。

  “渝才荟”平台今后还将加快与相关市级部门进行数据融合、互联共享,将科研、住房、教育等人才服务关联事项集纳进“渝才荟”平台,打破部门、地域和层级的限制。

  智能化治理

  集成式“智慧大脑”,“一块屏”盘活重庆人才资源

  今年重庆一共引进了多少人才?分布在哪些产业?哪些是人才高频服务?对于这些服务人才的热门问题,重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归集、统计和分析人才服务数据,以辅助和支撑科学化决策,打造“渝才荟”管理端,即“数字驾驶舱”。

  据了解,“数字驾驶舱”以“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为工作目标指引,以人才大数据库为“底座”,建设并发布多维查询、趋势分析、服务热力图、决策智能化分析等多样化创新应用场景。目前,已在人社西部(重庆)数据实验室上线,并接入人才流动指数、线上产业园、人才图谱等6个系统。

  今后,人才工作“数字驾驶舱”将与重庆市其他业务系统有效链接,将构建适应多场景的关联分析模型,深入分析研判、可视化展示人才队伍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并预警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辅助业务决策和宏观管理“一览无余”,形成“人才工作大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渝才荟”已经在今年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发布使用,迈出了坚实第一步。

  “目前,‘渝才荟’已初步建成人才服务端和治理端。”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围绕“数字重庆”建设的总体要求,依托我市“渝快办”“渝快政”两大平台,结合人才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围绕人才工作现代化,持续迭代升级,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人才工作品牌。

  据悉,重庆将继续探索人才工作智治新模式,为广大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持续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联系我们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