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记者从中铁十一局集团获悉,目前,郑万高铁(重庆段)进展顺利,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正在进行11号主墩承台施工,将于月底完成主墩承台混凝土浇筑,为全线如期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郑万高铁全线桥隧比达91.99%,是我国第一条桥隧比超过90%的复杂险峻山区高速铁路。郑万高铁(重庆段)全长约184公里,桥隧比达到全国罕见的98.1%。其中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为“国内第一深水桩基”桥,其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大桥桥墩在三峡库区彭溪河深水区范围,水位落差达30余米,最高水深约60米,为国内第一深水桩。”中铁十一局集团彭溪河多线特大桥技术负责人张成平介绍,施工中面临水中墩基础施工要保证持续通航、水位无规律大幅度涨落变化情况下栈桥、围堰施工及深水桩基施工等难题,施工难度极大。
该大桥经过专家组现场多次勘查,反复研讨施工技术方案,采用高桩栈桥搭建钻孔平台方法进行水中桩基施工,桩基施工工艺采用反循环清孔捞渣钻孔灌注施工,克服施工难题。
同时,施工单位针对该大桥施工难点成立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依托该桥正在申报专利9项,工法3项,已形成论文12篇。
中铁十一局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仿真,3D打印技术对围堰等复杂构件打印进行技术交底,运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以创新技术确保该桥的施工安全可控。
“我们通过建立工地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过程工厂化、智能化物资管理。”施工方负责人称,工程施工所需材料从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实现监控以及产品质量溯源管理,施工效率提高了一倍。
据介绍,郑万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京郑渝昆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极大地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重庆坐火车到北京只需要8小时。